2009年3月30日 星期一

清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夏曆二十四節氣之一。《歷書》:「春分後十五日,斗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倣傚,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由於中國廣大地區有在清明之日進行祭祖、掃墓、踏青的習俗,逐漸演變為華人以掃墓、祭拜等形式紀念祖先的一個中國傳統節日,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一般為冬至之後106天,寒食節的後一天。掃墓活動在節前後可延續十天左右。

清明節的習俗在中國南方和北方地區的規模、方式不盡相同。民間還有插戴柳枝、放風箏、取薪火、畫蛋、鬥雞、盪鞦韆等活動。此習俗也流行於白族、苗族、蒙古族、納西族等少數民族。在越南、韓國等地,清明節也是重要的節日。
由於清明節是根據節氣而定的,故清明是少數與陽曆大致吻合的中國傳統節日。清明為香港、台灣等地唯一根據節氣而定的休假日,澳門則是其中一個根據節氣而定的休假日(另一個是冬至),而中國大陸從2008年起也將清明列為公眾假期。

現在的清明節,合併了古代一個非常有名的節日——寒食節。寒食節,又稱熟食節、禁煙節、冷節,在中國已失傳,但韓國仍有舉行。它的日期,是距冬至一百零五日,距清明不過一天。這天的主要節俗就是禁火,不許生火煮食,只能吃備好的熟食、冷食,故名。宋代之後,寒食掃墓之俗移到清明之中。踏青春遊、盪鞦韆等習俗也只在清明時舉行。清明節便由一個單純的農業節氣提升為重要的大節日,寒食節的影響也就消失了。但寒食的食俗卻有若干以變形的方式傳承下來了,並保存於清明節中。

2009年3月24日 星期二

開學一個月感言

由於自己年輕時的錯誤(真不想承認),所以這學期幾乎是滿檔狀態。
以往都是睡到12點在出門,現在是提早3-4個小時就得出門。
去掉體育,總共27學分,超修了2學分。
其實應該超到29的....但是因為另外一個年輕時的錯誤(大一下某門必修被當)
所以可以延到大五...啊哈哈哈哈(崩壞)

其實自己還不想這麼早畢業進入社會吧?
我對有這種自覺又不想改的自己感到絕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