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維基)
《酉陽雜俎》作者乃段成式,是唐朝段成式寫的一部筆記小說集,共三十卷,最後十卷為續集。其中介紹了許多唐代的生活狀態、思想狀況等,為後來社會研究唐代歷史提供了史料,也是了解唐代中西方交流的重要文獻。
在這本書裡面,收錄了許多像是搜神記或太平廣記之類的故事,其中比較出名的是《葉限》,有學者認為是最早收錄灰姑娘類型的故事。
《酉陽雜俎》卷十六有探礦原理:「山上有蔥,下有銀;山上有薤,下有金;山上有薑,下有銅錫;山上有寶玉,木旁枝皆下垂。」比十八世紀德國的採礦化學家漢克爾(J.F.Henckel)在《含鉛植物》中記載早了兩個世紀。
《四庫全書總目》評說:「多詭怪不經之談,荒渺無稽之物,而遺文秘籍,亦往往錯出其中,故論者雖病其浮誇,而不能不相徵引」。
魯迅評語:「或錄秘書,或敘異事,仙佛人鬼,以至動植,彌不載畢,以類相聚,有如類書,雖源或出於張華《博物志》,而在唐時, 則猶獨創之作」
2010年12月10日 星期五
[東華記事]研究生與大學生的不同之處
在高中時,我對大學生活是十分嚮往的。
在大學時,我對研究所生活是十分嚮往的。
共通點就是在真正進入大學或研究所之後,我都或多或少的感到幻滅。
高中時每天要早上六點半起床七點出門,才能剛好在七點半之前抵達校門。
所以在上大學的時候,我立志選課都一定要選到下午的課,好讓自己可以睡到自然醒以後,優雅的出門。
但是擺脫高中束縛後,就寢時間也逐漸延後,結果就是睡醒就該出門,或是乾脆翹課。
研究生生活也快過一個學期了,由於課程開的不多,而且都集中在一兩天內,所以就是固定要在某幾天早起,無法避免,
但是也因為集中,所以一個禮拜最多只要上兩天課,剩下的時間都隨便運用....一定會有人覺得我會睡到下午才起床,
錯了,在擔任系辦的助理工讀和參加老師的研究計畫後,一個禮拜有四天要早上八點左右就起床....
雖然說萬事萬物會自然找尋一個平衡點,但是這樣恐怖平衡我覺得太悲慘了,
跟高中時相比,大學生的學習我認為是從被動轉為主動,可以自己去尋找想要學習的東西,
學習的方式就好像從每天固定家裡供應三餐到自己到外面找尋合自己胃口的食物。
比起記憶與背誦,找尋資料比較分析成了更重要的動作。
而跟大學相比,研究生的學習在於找尋問題,以及解答。
就如同自己親手做菜一般,從頭到尾都要自己來,
比較分析只是過程,重點在於提出解釋。
不過,不管是高中大學還是研究所,畢竟都還是學生,
其他的部份我認為到是沒啥不同,這點就見仁見智吧。
在大學時,我對研究所生活是十分嚮往的。
共通點就是在真正進入大學或研究所之後,我都或多或少的感到幻滅。
高中時每天要早上六點半起床七點出門,才能剛好在七點半之前抵達校門。
所以在上大學的時候,我立志選課都一定要選到下午的課,好讓自己可以睡到自然醒以後,優雅的出門。
但是擺脫高中束縛後,就寢時間也逐漸延後,結果就是睡醒就該出門,或是乾脆翹課。
研究生生活也快過一個學期了,由於課程開的不多,而且都集中在一兩天內,所以就是固定要在某幾天早起,無法避免,
但是也因為集中,所以一個禮拜最多只要上兩天課,剩下的時間都隨便運用....一定會有人覺得我會睡到下午才起床,
錯了,在擔任系辦的助理工讀和參加老師的研究計畫後,一個禮拜有四天要早上八點左右就起床....
雖然說萬事萬物會自然找尋一個平衡點,但是這樣恐怖平衡我覺得太悲慘了,
跟高中時相比,大學生的學習我認為是從被動轉為主動,可以自己去尋找想要學習的東西,
學習的方式就好像從每天固定家裡供應三餐到自己到外面找尋合自己胃口的食物。
比起記憶與背誦,找尋資料比較分析成了更重要的動作。
而跟大學相比,研究生的學習在於找尋問題,以及解答。
就如同自己親手做菜一般,從頭到尾都要自己來,
比較分析只是過程,重點在於提出解釋。
不過,不管是高中大學還是研究所,畢竟都還是學生,
其他的部份我認為到是沒啥不同,這點就見仁見智吧。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