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拜了google大神,結果爬一爬,發現有好幾種版本orz
這邊就把整理過後的東西貼出來吧。
整理了幾個版本的九龍子以後,發現有六位是一定出現的:
睚眥、蒲牢、狻猊、狴犴、贔屭、螭吻。
然後剩下三位由六位裡面挑三個:
囚牛、嘲鳳(風)、霸下、負屭、饕餮、椒圖。
其中,嘲風的出現率比其他五位高,因此再將嘲風加入。而贔屭與霸下經常混稱(連讀音都很像),特性都是背重物,但是霸下還有好水的特性,所以應該加以區隔。有些版本認為贔屭即為霸下。
剩下的兩席,由囚牛、負屭、饕餮、椒圖四龍子爭位....
饕餮、椒圖多伴隨而出,囚牛、負屭常相繼而現。
底下有各版本的排行跟組合,可以參考一下
至於排行的問題嘛...不同版本的排行也會有很大的變動orz
不過睚眥、蒲牢必定在狻猊之前,贔屭一定在螭吻之前,有的版本嘲風
固定是老三、贔屭是老大....
越比較就越頭暈,我看就先到此為止吧。
接下來是十二龍子(大誤)的屬性介紹(再誤)。鑒於九龍子有些的讀音特別困難,先附上讀音。
睚眥,與崖字同音(ㄧㄞˊ ㄗˋ)。
狻猊,與酸尼同音(ㄙㄨㄢ ㄋㄧˊ)。
狴犴,與畢汗同音(ㄅㄧˋ ㄏㄢˋ)。
贔屭,與畢系同音(ㄅㄧˋ ㄒㄧˋ)。
饕餮,與濤帖同音(ㄊㄠ ㄊㄧㄝˋ)。
蚣蝮,與公附同音(ㄍㄨㄥ ㄈㄨˋ)。
螭吻,螭與吃同音。
睚眦,平生好鬥喜殺,刀環、刀柄、龍吞口便是它的遺像。這些武器裝飾了龍的形象后,更增添了懾人的力量。它不僅裝飾在沙場名將的兵器上,更大量地用在儀仗和宮殿守衛者武器上,從而更顯得威嚴莊重。司馬遷〈史記‧范雎列傳〉:「一飯之德必償,睚眥之怨必報。」
陳琳〈為袁紹檄豫州文〉:「操因緣眥睚,被以非罪。」
蒲牢,形似盤曲的龍,平生好鳴好吼,洪鐘上的龍形獸鈕是它的遺像。原來蒲牢居住在海邊,雖為龍子,卻一向害怕龐然大物的鯨魚。當鯨魚一發起攻擊,它就嚇得大聲吼叫。人們報據其「性好鳴」的特點,「凡鐘欲令聲大音」,即把蒲牢鑄為鐘紐,而把敲鐘的木杵作成鯨魚形狀。敲鐘時,讓鯨魚一下又一下撞擊蒲牢,使之響入雲霄且專聲獨遠。
班固〈東都賦〉發鯨魚鏗華鐘注:「海中有大魚曰鯨,海邊有獸曰蒲牢,蒲牢素畏鯨,鯨魚擊蒲牢,輒大鳴。凡鐘欲令聞大者,故作蒲牢於上,所以撞之者為鯨魚。」後來,禪寺齋堂也懸吊魚梆,據說也在表示魚化龍的「超凡入聖」的意思。
狻猊,又稱金猊,形似獅子,平生喜靜不喜動,好坐,又喜歡煙火,囚此佛座上和香爐上的腳部裝飾就是它的遺像。也有人說是野馬。相傳這種佛座上裝飾的狻猊是隨著佛教在漢代由印度人傳入中國的,至南北朝時期,我國的佛教藝術上已普遍使用,這種型式經過我國民間藝人的創造,使其具有中國的道統氣派,它佈置的地方多是在結跏趺坐或交腳而坐的佛菩薩像前。明清之際的石獅或銅獅頸下項圈中間的龍形裝飾物也是狻猊的形象,它使守衛大門的中國道統門獅更為睜崍威武。
〈穆天子傳〉:「狻猊野馬,走五百里。」
〈爾雅釋獸〉:「狻猊,如虦貓,食虎豹。」〈注〉:「即獅子也,出西域。」
狴犴,又名憲章,形似虎,它平生好訟,卻又有威力,獄門上部那虎頭形的裝飾便是其遺像。傳說狴犴不僅急公好義,仗義執言,而且能明辨是非,秉公而斷,再加上它的形象威風凜凜,囚此除裝飾在獄門上外,還匐伏在官衙的大堂兩側。每當衙門長官坐堂,行政長官銜牌和肅靜迴避牌的上端,便有它的形象,它虎視眈眈,環視察看,維護公堂的肅穆正氣。
〈潛確類書〉:「狴犴好訟,形獄門上。」
贔屭,形似龜或螭虎,喜愛背負重物,長年累月地馱載著石碑。常出現在石碑下、牆腳、金爐腳、桌腳處。台南赤崁樓前,有陳列九座高大的乾隆年間雕造的「石龜御碑贔」。由於是龍的九子之一,所以古來多的是螭頭龜身的模樣。
李東陽《懷麓堂集》、沈德《符野獲編》均謂:「負重者名罷下,而贔屭好文,此乃無稽之說,傳說不一也。」
張衡〈西京賦〉:「巨靈贔屭,高掌遠蹠。」
螭吻,又名鴟尾、鴟吻,龍形的吞脊獸,是老九,口闊噪粗,平生好吞,殿脊兩端的卷尾龍頭是其遺像。形狀像四腳蛇剪去了尾巴,這位龍子好在險要處東張西望,也喜歡吞火。漢武帝建柏梁殿時,有人上疏說大海中有一種魚,虯尾似鴟鳥,也就是鷂鷹,能噴浪降雨,可以用來厭辟火災,《太平御覽》有如下記述︰「唐會要目,漢相梁殿災后,越巫言,『海中有魚虯,尾似鴟,激浪即降雨』遂作其像于尾,以厭火祥。」文中所說的「巫」是方士之流,「魚虯」則是螭吻的前身。螭吻屬水性,于是便塑其形象在殿角、殿脊、屋頂之上,用它作鎮邪之物以避火。
囚牛,形狀為有鱗角的黃色小龍,平生好音樂,立在漢族的胡琴上,彝族的龍頭月琴、白族的三弦琴以及藏族的一些樂器上也有其揚頭張口的形象。
嘲風,似獸,平生好險又好望,殿台角上的走獸是它的遺像。嘲風象徵著吉祥、美觀和威嚴,而且還具有威懾妖魔、清除災禍的含義。嘲風的安置,能使整個宮殿的型式既規格嚴整又富于變化,達到莊重與生動的和諧,宏偉與精巧的統一。
霸下,形似龜,好水,力大無窮,碑座下的龜趺是其遺像。傳說霸下上古時代常馱著三山五岳,在江河湖海裡興風作浪。后來大禹治水時收服了它,它服從大禹的指揮,推山挖溝,疏遍河道,為治水作出了貢獻。洪水治服了,大禹擔心霸下又到處撒野,便搬來頂天立地的特大石碑,上面刻上霸下治水的功跡,叫霸下馱著,沉重的石碑壓得它不能隨便行走。霸下和龜十分相似,但細看卻有差異,霸下有一排牙齒,而龜類卻沒有,霸下和龜類在背甲上甲片的數目和形狀也有差異。霸下又稱石龜,是長壽和吉祥的象徵。它總是吃力地向前昂著頭,四只腳拼命地撐著,掙扎著向前走,但總是移不開步。我國一些顯赫石碑的基座都由霸下馱著,在碑林和一些古跡勝地中都可以看到。
負屭,似龍形,平生好文,石碑兩旁的文龍是其遺像。我國碑碣的歷史久遠,內容豐富,它們有的型式古朴,碑體細滑、明亮,光可鑒人;有的刻製精致,字字有姿,筆筆生動;也有的是名家詩文石刻,膾灸人口,千古稱絕。而負屭十分愛好這種閃耀著藝術光彩的碑文,它甘愿化做圖案文龍去襯托這些傳世的文學珍品,把碑座裝飾得更為典雅秀美。它們互相盤繞著,看去似在慢慢蠕動,和底座的霸下相配在一起,更覺壯觀。
饕餮,好飲食,所以立於鼎蓋,甚至成為中國古代銅器最重要的裝飾圖案。
《呂氏春秋·先識》載:「周鼎著饕餮,有首無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報更也。」
《左傳·文公十八年》上有這麼一段﹕「縉雲氏有不才之子,貪於飲食,冒於貨賄。侵欲崇侈,不可盈厭;聚斂積實,不知紀極。不分孤寡,不恤窮匱。天下之民以比三凶,謂之饕餮。」
《史記·五帝本紀》中有「縉雲氏有不才子,貪於飲食,冒於貨賄,天下謂之饕餮。天下惡之比之三凶。」
椒圖,形似螺蚌,好閉口,因而人們常將其形象雕在大門的鋪首上,或刻畫在門板上。螺蚌遇到外物侵犯,總是將殼口緊合。人們將其用于門上,大概就是取其可以緊閉之意,以求安全。
陸容《菽園雜記》:「椒圖似螺螄,性好閉,故立於門上。」
以下是各版本九龍子,排行由左到右:
1.囚牛、睚眥、嘲鳳、蒲牢、狻猊、霸下、狴犴、贔屭、螭吻
2.囚牛、睚眥、嘲風、蒲牢、狻猊、贔屭、狴犴、負屭、螭吻(鴟尾)
3.贔屭(霸下)、螭吻、蒲牢、狴犴、饕餮、蚣蝮、睚眥、狻猊、椒圖
4.贔屭、睚眥、嘲風、蒲牢、狻猊、霸下、狴犴、負屭、螭吻
5.贔屭(霸下)、螭吻、蒲牢、狴犴、饕餮、霸下、睚眥、狻猊、椒圖
1 則留言:
貔貅(ㄆㄧˊ ㄒㄧㄡ),又名天祿、辟邪。這隻有部份傳說認為是龍生九子中排行最小的那一隻,也是南京市的市徽;不過跟上面其他神獸比起來,這隻在九子排行中出現機率又更低一層了。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