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無用知識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無用知識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07年12月15日 星期六

慢著,這是孔明的陷阱!



‧原句「待て あわてるな これは孔明の罠だ」(等一下 別慌 這是孔明的陷阱)

‧出自於橫山光輝《三国志》中,仲達老兄聽到孔明死的時候的台詞。

‧最先的創作是一群修改任天堂元祖遊戲「Super Mario Bros.」原版的ROM,將那些關卡變難,之後玩一次拍成影片。

‧因為那些陷阱實在意想不到,所以ニコニコ的網民將那些陷阱惡搞成是孔明(諸葛亮)所設計的陷阱,之示意想不到及驚嘆之意。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種陷阱,就是在各種需要跳躍的場合中,在一般人十之八九都會跳的跳躍軌跡上擺一個隱藏的「?」磚塊,於是在跳躍中就會因為撞到該磚塊導致墜落而死。現在「孔明」已經變成了這種隱藏磚塊的代名詞。

‧通常要閃過孔明就必須在最極端的時間點跳躍才能既不撞到又能成功跳過去,因此非常困難。 孔明不見得都是不好的,有些地方不靠孔明還過不去。因此常常在一些無法通過的場合中會有人留下「孔明救我啊(以日文寫)」的留言。

‧同一個地方可能藏有好幾個孔明,讓玩家一死再死。這種反覆出現的孔明又衍生出「三顧茅廬」的術語。其他典型的陷阱包括:一開始的立足點就非常困難、衝入窄巷剛好遇到砲彈、跳到對面剛好被火焰掃到、從水管另一端出來立刻就死……等等。

‧由於陷阱愈來愈誇張,所以「孔明の罠」也愈來愈惡搞,更拉上了周瑜,司馬懿等三國人物。
(以上摘自komica wiki)



說這麼多....其實只是為了一個東西XD
http://www.plastic-rouge.com/souten/log/t_lg08.htm

其實這類的衍生物很多,不過這件T-shirt設計實在太讚了XD

2007年11月20日 星期二

2007年11月14日 星期三

所謂的墨菲定律啊...


大概就是那麼一回事(跑走)



凡事只要有可能出錯, 那就一定會出錯。

東西越好,越不重用。

唱片故障,總是發生在最愛聽的那首歌上。

給人一分好印象, 勝過十分的表現。

失事的地點越遠,傷亡的人數就得越多,否則寫不成一則故事。

青少年的煩惱:一到約會那天,青春痘就長出來。

你出去買爆米花的時候,銀幕上偏偏就出現了精彩鏡頭。

有你合意的花色,偏沒你要的尺寸;有你合意的花色,也有你要的尺寸,試穿偏不合身;有你合意的花色,試穿也合身,偏就買不起;花色、尺寸和價錢統統都合,偏偏第一次穿出去 就繃線。

排隊:另一排總是動的比較快。換到另一排,你原來站的那一排,就開始動的比較快了。
你站的越久,越有可能是站錯了排

東西一丟掉,往往就必須要用它。

撥錯電話號碼時,總不會打不通。

你早到了,會議卻取消;你準時到,卻還要等;你遲到,就是遲了。

一種產品保證60天不會故障,等於保證第61天一定就會壞掉。

好的開始,未必就有好結果;壞的開始,結果往往會更糟。

一分鐘有多長?這要看你是蹲在廁所裡面,還是等在廁所外面。

一封信件在郵寄時遺失的可能性與其重要性成正比。

人們寧願被一個不能解決的問題困擾,而不願接受一個不能瞭解的答案。

大家都打算做事,大家也都做了,可是沒有一個人做的是他當初打算做的事。

失敗的人只有兩種:一種是不聽任何人的話;另一種是任何人的話都聽。

永遠不要作預測,因為如果你錯了,沒有人會忘記;如果你對了,沒有人會記得。

犯錯是人性,怪罪對方乃政治。

任何笨蛋都能畫一幅畫,但要聰明人才能賣掉它。

在過去兩百年中,美國製造了將近一千億枝鉛筆,然而電話機旁仍然少一枝。

如果一所博物館擁有楔形文字的石碑,它被倒置過來展覽的可能性相當高。

如果一則消息有幾種不同的說法,則造成傷害最大的往往會被採納。

如果在極冷的天氣你脫下右手的手套,總是發現鑰匙在你左邊的口袋裡。

如果你比你的律師精明,那就是你找錯了律師。

如果你自認你的工作表現完美無缺,那並不是你做了一件完美的工作,祇不過是因為你的標準不夠完美。

如果你只試一次就把事情做對了,顯然你某個地方做錯了。

如果一切事情似乎都進行得很順利,你也正在誤入歧途。

如果你自己覺得不夠稱職,你也許正是如此。

如果你知道你正在做甚麼,也許會厭煩。

如果你能找到人人都同意的事情,那事情一定是錯的。

並不因為你能作某事,就表示你能靠其營生。

當某事已進行得圓滿無缺時,有人將會來改進它-並弄得一團糟。

當發生革命時,事情將不一樣,不是更好,祇是不一樣而已。

經過充分周密計畫的任何事,將不會發生。

事情結束後,一切都好辦。

如果你等一個遲到的人等得不耐煩時,就到洗手間方便一下,那傢伙準會趁這段時間到達。

年老的一個優點是,任何時候碰到的女人都比你年輕。

有錢不一定快樂!但是沒錢一定不快樂!

你自己覺得那張肖像還真漂亮,可是你所有的朋友都對你說,一點也不像你。

別人的東西吃起來總是可口些。

我們永遠到達不了神所在的地方,因為如果真能到達,它將不再是聖地了。

施比受更快樂,何況這是可以隨意減少的。

家是你的垃圾收集所。

動用剪刀前,先量兩次,因為你只能剪一次。

問題愈複雜,限期愈短。

國家愈小,辦理護照的手續愈繁。

常在你說錯了話且沒有機會辯駁之後,正確的用詞才湧上心頭。

最好的人與最壞的人製造歷史,平庸之輩傳宗接代。

第二次犯錯時,你什麼都沒學到(第一次犯錯時,你會學到一次教訓)。

最好的拍照時機發生於:1.當你的膠捲用完時;2.當像機的電池沒電時;3.當你沒有帶像機時;4.當你的頭轉向別處看時。

最簡單的解釋就是,它實在沒有道理。

無論是如何簡單的名字,都無法在電話中說清楚。

當大家的想法差不多時,表示沒有一個人是很認真地在想。

當用墨水寫作時,都是直到你至少完成了四分之三時,錯誤才發生。

當老闆走過你的辦公桌時,你總是在做一些工作以外的事情。

當你說你原則上同意時,這表示你實際上沒有一點要付諸行動的意思。

電腦從不發生錯誤,是設計程式者老是出錯。

對於不用負責的事情較易作決定。

需要人幫你翻譯的菜餚,你是絕對吃不起的。

學校所作的事情中有百分之六十與教育無關。

擁有某物會減少對它的價值感,而且是立即的。

機構中最聰明能幹的員工,將最先被挖角。

遺傳的法則是,差的的特質總是來自另一半。

擦窗子時,髒的總是在另一面。

謠言在可能造成最大傷害的地方流傳得最快。

購物時,決不要找某種特殊的東西,你不會找到的。

辯論時間的長短與問題之重要性成反比。

每個新計畫都需要一樣你沒有的工具。

我們應該原諒敵人,不過先幹掉他們再說。

不用腦筋想,什麼都有理。

想受歡迎,就幫別人的壞習慣找好理由。

對待好忠告的唯一方式,就是轉送他人。這東西對自己從來就沒有用處。

2007年11月8日 星期四

Vocaloid - 初音ミク&鏡音リン、レン

VOCALOID是Yamaha開發的電子音樂製作語音合成軟體。輸入音調和歌詞,就可以合成為原為人類聲音的歌聲。於2007年1月推出新版本VOCALOID2。
wiki連結



但是只有這樣是不夠的,只有聲音是無法吸引人的!
於是這樣的東西出現了。
初音ミク官網


看哪!這是多麼的萌啊!(爆
也因為有萌,初音ミク大受歡迎,各式各樣的初音版歌曲出現了
而且初音ミク的同人圖也大量出現,這邊我就不舉例了XD

然後最近她的妹妹,鏡音リン也要上市了。

大約在12月下旬發售
相關新聞連結(日文)

最後附贈一張姊妹倆的cos圖...不對,應該是另外一對姊妹的cos XD

2007年9月18日 星期二

給 驢子/騾子/eMule/eDonkey 連不上的人

DonkeyServer已經被迫關閉...

原文網址

翻譯


繼上週 DonkeyServer 檔案清空後,從17日晚起 DonkeyServer 全部六台服務器已經無法正常連接。官方網站尚能正常訪問,但並未給出任何說明。

隨著德國音樂產業律師於星期五在法庭上獲勝,德國境內的eDonkey伺服器隨之關閉。

漢堡當地的區法院要求eDonkey服務器所有人,暫時關閉伺服器,知道查清楚各個檔案的版權所屬關係後再行決定。

但是作為一個P2P服務提供者,該服務器擁有者也無法刪除任何他人電腦上的檔案。這讓該人士感到很尷尬,雖然他也很想和法院合作。據當地稱,德國將進一步加強對P2P網路的監控,以確保沒有非法的內容在其之上傳播。

從上週開始 DonkeyServer 已將最大檔案數目設置為零,直接導致服務器整體近似於癱瘓、索引功能無法使用。



所以說,改用KAD連線吧(淚目)
或許哪一天,可以等到伺服器能夠重新啟動...

2007年8月28日 星期二

中元節

「中元」之名起於北魏,中元節又稱「鬼節」或「孟蘭盆會」。根據五雜俎的記載:「道經以正月十五日為上元,七月十五日為中元,十月十五日為下元。」修行記說:「七月中元日 ,地官降下,定人間善惡,道士於是夜誦經,餓節囚徒亦得解脫。」
佛教也在這一天,舉行超渡法會,稱為「屋蘭瑪納」(印度話ULLAMBANA)也就是孟蘭會。孟蘭盆的意義是倒懸,人生的痛苦有如倒掛在樹頭上的蝙蝠,懸掛著、苦不堪言。為了使眾生免於倒懸之苦,便需要誦經,佈絕食物給孤魂野鬼。此舉正好和中國的鬼月祭拜不謀而合,因而中元節和孟蘭會便同時流傳下來。

接下來嘛....

因為我很懶惰,加上google大神給的網頁實在太完整了XD

文建會的中元節介紹

所以我就不多說了,有興趣的人自己去看吧(跑走)

2007年8月15日 星期三

七月 鬼門開囉


從農曆七月初一開始,閻羅王大發慈悲決定〔開鬼門〕,讓久受禁閉的〔餓鬼〕〔俗稱好兄弟〕到人間來〔討食〕。從這一天開始,台灣各地便陸續出現一年一度的普渡大典。 

從七月初一至三十日報〔關鬼門〕整整長達一個月。豎燈高、放水燈、辦桌大凡在七月主持〔普渡〕的廟宇,都要豎立度〔燈高〕,作為中元普度的標幟,同時也是邀約四方好兄弟來參加晏饗的符碼。此外很多臨海的地方也會特別到河邊〔放水燈〕,藉以要請溺死的好兄弟上岸接受普渡大宴,本來每年的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只是赦罪地官〔清虛大帝〕的誕辰,並無所謂的普渡形式,但受到佛教普渡思想的影響,才形成每年在七月十五日的祭典中做普渡,從此〔慶讚中元〕與〔普渡陰光〕混合為一,此即道教與佛教儀式混合的結果。

鐘馗全武行送孤降福 

在七月普渡結束前的最後一天,地方上都會要請法師來舉辦一場〔送孤〕的儀式,送孤又稱之為押孤,為跳鐘馗法事中最溫和的一項,主要是讓好兄弟們在領受施食,聞經懺悔之後,就應該回轉冥府世界,但總有些孤苦亡靈不肯離去,於是就要搭臺請法師跳鐘馗,押送孤魂野鬼離開人間,儘管送孤只有遣送的任務,並不需要與惡靈搏鬥,鐘馗仍然需要全副武裝,一一進行個種法事,先是點燃七星燈,然後有以草席化龍押打五方,揮舞七星劍,開口吟曰:〔吾乃終南山鐘馗是也,今奉玉帝旨意,斬妖除魔,押孤淨地,各路人馬,速歸原位,神歸天,鬼歸地,不得有誤擾民;若無,七星劍下斬不容情。〕法事至此,法師取雞冠上及黑鴉舌之血敕在靈符上,引火焚燒清淨五方,雞冠鴨舌有陽剛押孤之意,其血有無比的法力足以壓制孤魂野鬼。 

民間對於鐘馗這位著名的捉鬼,除妖、制煞、避邪天師兼門神的形象,多半偏重於鐘馗貌寑而心美,對鬼邪兇惡而對人合善但是在怒目眼睜和恐怖可畏的背後,卻又呈現出吉祥的象徵意義,使人有保祐平安和降福消災之感。目前流傳於台灣民間的鐘馗傳說,大至以清朝〔平鬼傳〕等小說為主軸,傳說中唐德宗以貌取人,聽信奸相之讒言,要主考官點為狀元的鐘馗趕出龍廷,於是鐘馗當場自盡,爾後德宗知錯,追封鐘馗為驅魔大神,遍行天下以斬邪妖,大木棒打擊魔鬼。除了這個主流的傳說外,鐘馗最早的傳說其實是源自齊國人稱〔椎〕為〔終葵〕,並有〔以椎逐鬼〕的說法,也就是專門用來打擊妖魔鬼邪的大木棒,後人將終葵這項器具人格化之後,成為驅鬼除魔的吉祥民神。 

另外也有從北朝流傳下來的傳說,提到北朝有人本名鐘馗,字辟邪,民間人士附會,將鐘馗畫於門上作為辟邪之具壓制鬼魅。在民眾的心目中,鐘馗向來被定義成驅邪除魔的保護神,但是面惡心善的鐘馗其實也是一位福神,甚至也被民間認定為武財神的化身,清代斬鬼的小說中曾提到,閻羅王為了輔助鐘馗斬鬼邪除狐妖,把奈河橋的守橋文武二將化為蝙蝠,替鐘馗做響導,因此舉凡鐘馗出現的地方,蝙蝠仙也一定隨侍在後帶來福氣,不過在〔平鬼傳〕的傳說中,鐘馗駕起祥雲,門神神荼搖身變成一隻蝙福在前引路,幫助鐘馗斬妖除魔。 

生活上的禁忌 

一、忌申時(下午三點到五點)以後吹口哨,(頻率與靈界共鳴易招邪)包括簫、胡琴!悲淒之音易招致陰靈前來聆聽,不宜! 

二、交通工具不宜裝閃爍的燈光,尤其酒後或想入睡狀態駕車,最容易受鬼魅電波干擾導致車禍喪生,而成為替死鬼。 

三、忌屋內撐開傘。因為傘屬於收魂法器是鬼魅躲藏之處,在戶外打傘行走時,易招惹陰靈攀附傘下休息,若帶回家中後又打開,會將傘內陰靈釋放出來,最好連帶都不要帶進家門內。 

四、不宜申時以後慶生,會有不認識的靈來慶生。因為申時為日夜交界時刻,同時也是陰界與陽界最易出現聯繫結界的時刻。 

五、玩偶、雕像不可新購或接受餽贈入厝,並把之前的人偶立刻上線(用五藏線綁成線或紅點)以免被附身。因為陰靈沒有肉身,如果是孤魂野鬼的話,為了尋找一個居所,容易將目標放在各種具有人形的物體上。 

六、昆蟲等有生命蚊物(尤其帶血)夜間禁殺!同時如果到黃昏市場,殺生之處少去。 



這種東西信者恆信啦XD 
鬼門開了,好兄弟都出來了,恐怖喔~

2007年7月21日 星期六

yousee:BBS搜索器

追記:
沒想到還會編輯13年前的文章....

總之,這連結已經失效,
現在還剩下的BBS也只剩幾個了,
時間真的是很無情啊....
----
http://yousee.cc

已加入的站台:PTT、無名、巴哈、各大學bbs....

再一次的,我們體驗到了網路無隱私的真諦‧_‧

不過,這應該是大家早該有的覺悟:

只要發布在網路上,就一定會被找到orz

或許這也能讓人更謹言慎行吧?

2007年7月13日 星期五

旁觀者效應:為何我們不伸出援手?


1964年,美國一位女性Kitty Genovese於深夜在紐約市自家門外遭人殺害 ,由於她的反擊,使得整個謀殺過程歷時超過半小時,這時至少有38位鄰居聽到他求救的尖叫聲,但是沒有任何人前來協助,甚至沒有人報警。 

這個事件震驚了美國人社會大眾,而社會心理學家也開始研究這項起出被稱為旁觀者效應(bystander effect)現象的原因,所謂的旁觀者效應,是指人們在他人在場時較不願意幫忙。他人在場會經由兩方面妨礙個人的助人活動:(1)由於人眾無知而將情境界定為非緊急事故,以及(2)採取行動的責任分散。 

當人們處理兩難情境時--好比在路上看到一位女性跟一位男性起爭執,這到底是陌生人的威脅還是夫妻之間的糾紛?--常見的方式是延緩行動,表現出一切宛如正常的動作並環視周遭人如何反應。當然,你可能會發現其他人也因相同的理由表現的好像一切都沒有問題。這形成了一種人眾無知 (pluralistic ignorance)的狀態,亦即,團體中的每一個人都誤導其他人將情境定義成非緊急事故。

我們或許聽過團體中的每一個人都導致其他人過度反應而恐慌的情形,但相反的,由於身處人群而使人們安靜的不加 以反應,也許更為常見。人眾無知會導引人們將情境定義成非緊急事故,但還無法解釋為何 Kitty Genovese謀殺案這類事件。當時已十分明確的屬於一種緊急事態, 而Kitty Genovese的鄰居甚至無法從自家裝了窗簾的窗戶觀察到其他鄰居 的動向,也無從辨識其他人是否處於鎮靜或驚慌狀態。

此時具決定性的重要過程是責任分散(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亦即當每一個人都知道有其他人在場時,責任的負擔就不再單獨落在自己肩上。每一個人都認為『其他的某一個人此刻必定會採取某種行動,其他人會有所介入。』 

於是在旁觀者效應的影響下,許多的社會事件都常可以看見:大群人圍觀溺水的人,卻沒人下水去救援;車禍圍觀者沒有人去打電話叫救護車或警車。這一類的事件屢見不鮮。 不過,有研究指出,只要有一個人開始伸出援手,其他許多人就會跟進。 這表示了正如人們以其他人為楷模而將情境定義成非緊急事故一樣,他們也可以利用其他人為模仿對象,以顯示何時需要提供幫助。

為了考驗這項可能性,有研究者計算多少駕駛人會停下來協助一位車胎漏氣的而將汽車停靠在路旁的婦女。結果發現,如果駕駛人約在四分之一哩前看見另一位汽車故障的婦女受到援助,則明顯的他們之中將會有更多人停下來幫助這個婦女,相同的,假使人們觀察到其他人為請求者的慈善佈施而捐款時, 他們也更可能提供捐款。 

現在,你知道了旁觀者效應,那麼,你是否會採取更主動的行動呢?

2007年4月13日 星期五

13號星期五


13日星期五在西方被視為一個不幸的日子,
但是這個迷信的源頭究竟為何呢?

~不祥的13~

對西方文化而言,13是一個不祥的數字,為何會視為不祥的數字,其來源有各種說法:
一、北歐神話:在奧丁舉辦的祝宴,宴會上的神明總數為12,但不請自來的第13位神明洛基,在宴會上讓光明之神巴德爾被槲寄生殺死,故13是一個不祥之數。
二、基督教:在最後的晚餐中,猶大是坐在第13個座位;也有猶大是耶穌的第13位弟子的說法。
三、塔羅牌:第13張牌是死神(Death),雖然根據占卜方式,出現死神並非全是負面意義,但通常看到牌面就會讓人覺得不祥。

~黑色星期五~

黑色星期五是在西方文化中,對任何月份的13日正逢星期五之稱呼。 在英語系和葡萄牙語系國家的文化當中,13日星期五被迷信者認為是不幸、不吉利的日子。

與13號星期五有關最早的紀錄,是歷史上著名的聖殿騎士團在1307年10月13日遭到屠殺的事件,當日上午法國國王腓力四世下令逮捕並屠殺境內所有的聖殿騎士團成員,而這天正好同時是13日星期五。 

關於此迷信的另一個起源是來自《聖經》中的最後的晚餐,相傳耶穌遭其門徒之一的猶大出賣耶穌而遭逮捕當天即是星期五,而且猶大是最後的晚餐中的第13位客人。 

無論「13號星期五」之迷信真正的起源為何,諸多相關的傳說已經使得13號星期五在西方文化中成為迷信和不吉利的日子。在西方,由於對於「13號星期五」迷信的過度恐懼,有許多人在同時是13日的星期五這天會感到渾身無力、甚至連起床都感到困難,甚至有「13號星期五症候群」(paraskevidekatriaphobia)。

英國醫學期刊的一項研究顯示,在13日星期五當日,各項交通事故的發生頻率明顯增加;但另一方面美國達美航空與美國大陸航空等代表皆表示它們在每逢13日星期五當天,旅客量並沒有明顯地減少。 2007年的下一個13號星期五在7月,請各位多多注意(咦)

(資料出處:中文wiki日文wiki等)

2007年4月1日 星期日

4/1,愚人節 ._./

雖然是無用知識但是沒有騙人XD  

「愚人節」也叫「萬愚節」。這個節日起源於歐洲,任何人在四月一號這一天,都可以任意愚弄別人、開別人玩笑,甚至可以在報紙上刊登廣告,宣布一些聳動的消息,都可以不負法律責任。 

「愚人節」由來已久,相傳在西元1564年的時候,法國採用新的曆法,將原來的元旦從四月一日改為一月一日。但是,因為舊的曆法沿用已久,改了新曆之後,大家一時之間還無法適應,每當四月一日時,總是有人會半開玩笑地照樣送禮、宴會、拜年,趁機捉弄取笑那些健忘的人,久而久之,就演變成一個專門愚弄人的節日:「愚人節」了! 

4月1日的魚宴。也是別開生面的。參加色宴的請帖,通常是用紙板做成的彩色小魚。餐桌用綠、白兩色裝飾起來.中間放上魚缸和小巧玲瓏的釣魚竿,每個釣竿上繫一條綠色飄帶,掛著送給客人的禮物--或是一個精巧的賽璐珞魚,或是一個裝滿糖果的魚籃子。不言而喻,魚宴上所有的菜都是用魚做成的。

在愚人節的聚會上,還有一種做假菜的風俗。有人曾經描述過一個典型的愚人節菜譜:萵苣葉上撒滿了綠胡椒,但是把葉子揭開後,才發現下面原來是牡蠣雞尾酒;第二道菜是"烤馬鈴薯",其實下面是甜麵包屑和蘑菇;此後上的菜還有用蟹肉作偽裝的烤雞和埋藏在番茄沙拉下面的覆盆子冰淇淋。飯後,客人還可以從丸藥盒里取食糖果。 

另外還有幾種關於「愚人節」由來的說法。 

英國人認為:「愚人節」是西元十五世紀宗教革命之後才出現的一個節日。當時西班牙王腓力二世曾建立一個「異端裁判所」,只要不是天主教徒,就會被看成是異端,在每年四月一日處以極刑。百姓們相當害怕,於是在四月一日這一天,便互相開玩笑、說說小謊取樂,來沖淡對統治者的恐懼與憎恨。時間一久,便演變為今天的「愚人節」。 

 另外也有人認為,「愚人節」的由來,和聖經裡的「大洪水」傳說有關。相傳距人類始祖亞當之後大約一千六百五十年間,上帝以洪水來毀滅世界,只留下亞當的後代子孫挪亞。他以一條人造的大船保全了一家大小及各種動物的生命,當洪海稍退之後,挪亞便放出一隻白鴿,想找到一塊水退後之陸地。由於當天正是四月一日,所以後人認為,在這一天去幹一種毫無意義的事,有如白鴿之徒勞,實在有夠蠢!所以,四月一日就成了「愚人節」了!

2007年3月14日 星期三

白色情人節

3/14,白色情人節啊.... 

白色情人節是在日本在商業行銷下所創造出的節日,
日文稱為「ホワイトデー」 (White Day)。

白色情人節為每年的3月14日,即情人節的一個月之後。
在日本 ,女性會在2月14日情人節的時候送禮給心儀的男性,
而收到如巧克力這類禮物 的男性,則會在白色情人節回禮。
韓國以及台灣有部份年輕人亦會慶祝這個節日。 

這個節日誕生於1965年,
由日本福岡市的甜點(菓子)製造商「石村萬盛堂」所發起,
以鼓吹男性應該要回禮給女性,作為促銷糖果的手段。

這個節日最早稱為 「糖果贈送日」(キャンデーを贈る日),
後來因為糖果所使用的砂糖是白色的 ,所以改名白色情人節。 
不久後,巧克力製造商發現他們也可以在這個節日中獲利,
因此也開始促銷白色 的巧克力。

而現在,日本男性在回禮時,
除了糖果與白巧克力之外,還包括其他 各種禮品。 (以上摘自wiki) 

簡單的說,就是巧克力製造商發現他們也可以在這個節日中獲利, 
所以才特地的,好心的再推廣一個情人節,
真是可喜可賀可喜可樂(誤)

2007年3月2日 星期五

aNobii:我的書櫃

就是在左下角,那個東西 
(20201222追記:現在已經沒有放囉!)

這邊提供一下網址(騙文章數) 


除了可以擺你看過的書、沒看過的、正在看的, 
還可以寫短書評、尋找同好, 

快整理你的書櫃吧!

2007年2月14日 星期三

情人節的由來

文長,如果看不下去的人可以直接捲到底XD    

中國人現在用近乎狂熱的熱情過起了聖誕節一樣,情人節也已經悄悄滲透到了無數年輕人的心目當中,成為中國傳統節日之外的又一個重要節日。情人節的來歷和意義可能並不一定為大多數人所知。下面所要介紹的,不過是眾多關於情人節的傳說中的一個。    

在古羅馬時期,二月十四日是為表示對約娜的尊敬而設的節日。約娜是羅馬眾神的皇後,羅馬人同時將她尊奉為婦女和婚姻之神。接下來的二月十五日則被稱為“盧帕撒拉節”,是用來對約娜治下的其他眾神表示尊敬的節日。   

在古羅馬,年輕人和少女的生活是被嚴格分開的。然而,在盧帕撒拉節,小伙子們可以選擇一個自己心愛的姑娘的名字刻在花瓶上。這樣,過節的時候,小伙子就可以與自己選擇的姑娘一起跳舞,慶祝節日。如果被選中的姑娘也對小伙子有意的話,他們便可一直配對,而且最終他們會墜入愛河並一起步入教堂結婚。後人為此而將每年的二月十四日定為情人節。   

在西方,情人節不但是表達情意的最佳時刻,也是向自己心愛的人求婚的最佳時刻。在這一點上,情人節體現出的,不正是古羅馬人設計這個節日的本意嗎?   

公元三世紀時,古羅馬有一位暴君叫克勞迪斯(Claudius)。離暴君的宮殿不遠,有一座非常漂亮的神廟。修士華倫泰(Valentine)就住在這里。羅馬人非常崇敬他,男女老幼,不論貧富貴賤,總會群集在他的周圍,在祭壇的熊熊聖火前,聆聽瓦淪丁的祈禱。   

古羅馬的戰事一直連綿不斷,暴君克勞多斯征召了大批公民前往戰場,人們怨聲載道。男人們不願意離開家庭,小伙子們不忍與情人分開。克勞多斯暴跳如雷,他傳令人們不許舉行婚禮,甚至連所有已訂了婚的也馬上要解除婚約。許多年輕人就這樣告別愛人,悲憤地走向戰場。年輕的姑娘們也由於失去愛侶,抑郁神傷。   

華倫泰對暴君的虐行感到非常難過。當一對情侶來到神廟請求他的幫助時,華倫泰在神聖的祭壇前為它們悄悄地舉行了婚禮。人們一傳十,十傳百,很多人來到這里,在華倫泰的幫助下結成伴侶。   

消息終于傳進了宮殿,傳到了暴君的耳里。克勞多斯又一次暴跳如雷,他命令士兵們衝進神廟,將華倫泰從一對正在舉行婚禮的新人身旁拖走,投入地牢。人們苦苦哀求暴君的赦免,但都徒勞而返。華倫泰終于在地牢里受盡折磨而死。悲傷的朋友們將他安葬於聖普拉 教堂。那一天是2月14日,那一年是公元270年。   

另外的版本似乎沒有這一個精彩。傳說中華倫泰是最早的基督徒之一,那個時代做一名基督徒意味著危險和死亡。為掩護其他殉教者,華倫泰被抓住,投入了監牢。在那里他治癒了典獄長女兒失明的雙眼。當暴君聽到著一奇跡時,他感到非常害怕,於是將華倫泰斬首示眾。據傳說,在行刑的那一天早晨,華倫泰給典獄長的女兒寫了一封情意綿綿的告別信,落款是: From your Valentine (寄自你的華倫泰)   

歷史學家們更願意刨根揪底,他們關於情人節的演繹似乎令人信服。其實遠遠早於公元270年,當羅馬城剛剛奠基時,周圍還是一片荒野,成群的狼四處游蕩。在羅馬人崇拜的眾神中,畜牧神盧波庫斯(Lupercus)掌管著對牧羊人和羊群的保護。每年二月中,羅馬人會舉行盛大的典禮來慶祝牧神節。那時的日歷與現在相比,要稍微晚一些,所以牧神節實際上是對即將來臨的春天的慶祝。也有人說這個節日是慶祝法烏努斯神(Faunus),它類似於古希臘人身羊足,頭上有角的牧神潘(Pan),主管畜牧和農業。   

牧神節的起源實在是過于久遠了,連公元前一世紀的學者們都無法確認。但是這一節日的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例如史料記載,安東尼(Mark Antony)就是在公元前44年的牧神節上將王冠授與凱撒(Julius Caesar)的。   

每年的二月十五日,修士們會聚集在羅馬城中巴倫泰(Palantine)山上的一個洞穴旁,據說在這里,古羅馬城的奠基者(Romulus and Remus)被一只母狼扶育長大。在節日的各項慶典中,有一項是年輕的貴族們,手持羊皮鞭,在街道上奔跑。年輕婦女們會聚集在街道兩旁,祈望羊皮鞭抽打到她們頭上。人們相信這樣會使她們更容易生兒育女。在拉丁語中,羊皮鞭被叫做 februa,鞭打叫做 fabruatio, 實際上都含有"純潔"的意思。二月的名字(February)就是由此而來。    

隨著羅馬勢力在歐洲的擴張,牧神節的習俗被帶到了現在的法國和英國等地。人們最樂此不疲的一項節日活動類似摸彩。年輕女子們的名字被放置於盒子內,然後年輕男子上前抽取。抽中的一對男女成為情人,時間是一年或更長。   

基督教的興起使人們紀念眾神的習俗逐漸淡漠。教士們不希望人們放棄節日的歡樂,於是將牧神節(Lupercalia)改成情人節(Valentine's Day),並移至二月十四日。這樣,關於華倫泰修士的傳說和古老的節日就被自然地結合在一起。這一節日在中世紀的英國最為流行。未婚男女的名字被抽出後,他們會互相交換禮物,女子在這一年內成為男子的Valentine。在男子的衣袖上會繡上女子的名字,照顧和保護該女子于是成為該男子的神聖職責。   

有史可查的現代意義上的情人節是在十五世紀早期。法國年輕的奧爾良大公在阿根科特(Agincourt)戰役中被英軍俘虜,然後被關在倫敦塔中很多年。他寫給妻子很多首情詩,大約60首保存至今。用鮮花做情人節的信物在大約兩百年後出現。法王亨利四世(Henry IV)的一個女兒在情人節舉行了一個盛大的晚會。所有女士從選中她做Valentine的男士那里獲得一束鮮花。   

就這樣,延續著古老的義大利、法國和英國習俗,我們得以在每年的二月十四日向自己的朋友傳遞愛的信息。鮮花,心形糖果,用花邊和摺穗掩蓋了送物人名字的信物,不僅僅是代表著一份份真摯的愛,更是對勇於反抗暴政的華倫泰修士的最好緬懷。 

 說這麼多只為了一個目的:
情人節是用緬懷聖華倫泰的啊啊啊啊啊啊XD 
才不是商人為了賣巧克力刻意塑造成女生要男生巧克力的節日啊! 
不過,都跟我無關就是(轉頭)